生命科学学院王振山教授团队在雄性小鼠行为和嗅觉神经发育方面取得新进展-河北大学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生命科学学院王振山教授团队在雄性小鼠行为和嗅觉神经发育方面取得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0-08-01 08:42:24   浏览次数: 次    【    】   打印   关闭窗口

          2020717日,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振山教授团队在生物学领域国际主流期刊《EMBO Reports》(中科院一区Top2019年影响因子7.5,五年影响因子9.26)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microRNA/TET3/REST axis is required for olfactory globose bas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ale behavio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miR200/TET3/REST 信号传导轴在嗅觉介导的雄性小鼠行为和嗅上皮嗅觉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作为哺乳动物嗅觉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嗅上皮(MOE)的主要作用是感知外界气味分子,其嗅觉神经细胞具有终身再生能力。MOE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表观遗传因子对于多变环境下的MOE内嗅觉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RNAiAAV病毒包装等方法,获得了多种基因敲低小鼠,系统阐述了成年小鼠MOE组织中miR-200b/a的嗅觉功能,发现MOE组织内miR-200b/a表达降低后,雄性小鼠表现攻击和交配行为缺陷;Mash1标记的球形基底干细胞增殖加强,嗅觉神经元分化能力减弱。并进一步发现miR-200b/a靶向TET3,且TET3REST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嗅觉介导的行为和MOE组织神经分化过程。在miR-200b/a敲低小鼠上同时敲低TET3REST,能够恢复单独敲低miR-200b/a所导致的雄性行为缺陷和嗅觉神经细胞发育异常,从而揭示了miR200/TET3/REST 信号传导轴在嗅觉介导的雄性小鼠行为和嗅上皮嗅觉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增进了我们对嗅觉分子机制的了解,对嗅觉相关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王振山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杨栋,通讯作者为王振山教授。河北大学是唯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河北大学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河北大学研究生院的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embopress.org/doi/epdf/10.15252/embr.201949431

回顶部

Copyright© 河北大学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电话:0312-5015607  传真:0312-5079605